槟榔成效与中药焦槟榔效果点的成效及用量焦成效与效果
【汉语拼音】。
bīng 。中药
【称号英】 。焦槟焦槟
Areca catechu L、榔成榔成。
【成份】。
槟榔含生物碱0 、3~0、6%,缩合鞣质15% ,脂肪14%及槟榔红色素。生物碱主为槟榔碱,含量0、1~0 、5%;其他有槟榔次碱、去甲基槟榔次碱、去甲基槟榔碱、槟榔副碱 、高槟榔碱等 。生槟榔含生物碱量比制品为高。
槟榔内胚乳含儿茶精 、斑白素及其聚合物。
槟榔含脂肪油14% ,槟榔油的组成脂肪酸为:月桂酸19 、5%,肉豆蔻酸46 、2%,棕榈酸12、7%:,硬脂酸1、6% ,癸酸0、3% ,油酸6 、2% ,亚油酸5、4%,十二碳烯酸0 、3%,十四碳烯酸7、2%。槟榔所含自在氨基酸中脯氨酸超越15%,酪氨酸、苯丙氨酸和精氨酸超越10% ,槟榔老练则非蛋白氮含量削减。
【加工收集】。
冬 、春果实老练时采收。摘下果实,将果皮剥下,取其种子 ,晒干。
【药材辨别】 。
枯燥种子呈圆锥形或扁圆球形 ,高1、5~3厘米,基部直径2~3厘米 ,外表淡黄棕色或黄棕色 ,粗糙,有色彩较浅的网形凹纹,并偶有银色斑片状的内果皮附着 。基部中心有圆形洼陷的珠孔 ,其旁有淡色的疤痕状的种脐。质坚实,纵剖面可见外缘的棕色种皮向内褶入 ,与乳白色的胚乳交织,构成大理石样斑纹。基部珠孔内侧有小形的胚 ,常呈棕色,枯燥舒展不显 。气无,味涩而微苦。以果大体重、坚实 、不决裂者为佳 。
主产广东、云南、台湾、广西 、福建。国外以印度尼西亚、印度、斯里兰卡,菲律宾等地产值最多 。
【药理效果】 。
①驱虫效果 。
槟榔碱是有用的驱虫成分。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瘫痪效果 ,使全虫各部都瘫痪 ,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老练节片彻底瘫痪,而对中段和后段的孕卵节片则影响不大 。体外实验对鼠蛲虫也有麻木效果。槟榔碱对蛔虫也可使之中毒而对钩虫则无影响 。槟榔与雄黄、肉桂、阿魏混合的煎剂给小鼠灌服 ,对血吸虫的感染有必定的防备效果 ,但与萱草根 、黄连及广木香一起用于医治小鼠血吸虫病则无效 。
②抗真菌